在维克多·雨果的信中这样写道:“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今巴黎圣母院被烧,我更多想起的却是东方万园之园的 圆明园。
1 . Compare
800年与100年孰重孰轻?
火烧后言论里有惋惜,有叫好,孰是孰非?
这或许不是孰轻孰重的问题,涉及两个国家人民的爱国情怀,站在哪一边,都有一定的责任与使命。
只是在惋惜的那一刻,我不禁想到与它并驾齐驱的圆明园,1709年被建,1860年被毁,它的寿命仅有100余年,而后都是残活,断壁残垣,历历在目。不曾真正的站在残存的山石之上,无法真正去感受历史的荣辱变迁。这一刻我也突然明白了那些在巴黎圣母院外低头祈祷的众人他们内心的感受,那个屹立多年,传承数代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默哀是作为他的子民,他的信徒基本的行为。我们不曾成为他的信徒,往不谈其过,今也不该反手称快。不能阻止的应当是我们对于百年历史的铭记,而泱泱大国,就应该拿出大国之气。
2 . History
历史之痛,怎敢忘怀?
圆明园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纪录中国-圆明园》系列大型纪录片里对圆明园的来去历史有着细致的介绍。见证过今日的残存,再去细品历史的辉煌,更多的是沉痛。回看雨果把她比作东方的凡尔赛宫,并不为过。
(圆明园全景复原图来自:网页)
圆明园前后四十景,凝结大清朝 康熙、雍正、乾隆 三代皇帝的心血。
万方安和:是中国历代皇家园林中一种一座平面呈”卐“字型的建筑,寓意大清天下永远牢固。
九州清晏:九个小岛的布局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取自中国古籍《禹贡》-中国的疆城,地分九州。
我认为为惊叹还不是这些,而是我眼前看着的海晏堂。
(今时的海晏堂)
十二兽首的喷水奇景正在于此,《记录中国》里这样描述”十二生肖的动物象征着每十二年一个轮回,也代表每两个小时一个时辰。每一只青铜兽首每隔两个小时依次喷出泉水,而正午之时,十二只兽首同时喷水,周而复始,蔚为壮观“而今这样的奇景再也看不到了。
反之本该是中国所有的十二兽首,如今遗失不齐,仅存的还要靠国人斥巨资买回。09年兔首1600万欧元,07年马首6910万港元...
(十二青铜兽首:猪)
文物就该这样被金钱而炒价吗?为什么明明是中国人自己的文物, 却理所应当的留存在外?
”有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叫法兰西,另一个强盗叫英国。“
——维克多·雨果《给巴特勒的回信》
圆明园的展馆内,至今存留着雨果写给巴勒特上尉这封信,他们催毁的不仅仅是东方设计的巅峰巨作,还有无数的精巧器物,玲珑玉雕、黄绿彩釉...这些凝聚每个行业为比较靠前的技师打造出的巅峰之作,无法复刻,无法追朔,国耻不敢忘怀!
3 .Consider
比巴黎圣母院更应该去的地方是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火烧后,多少人感叹,我还没去过巴黎怎么就烧了,但是我想说,作为中国人,你更应该来的是圆明园而不是巴黎!
为什么从小我们要学习历史课?因为知历史方可知荣辱,知文化变迁方可知未来之发展。或许我们一辈子都决定不了国家大事,但是自古家国不分,大国小家密不可言;我们也不求子女今后要为政为官,但是历史塑造的眼界、是非、品性值得一观。
作为父母我们该给孩子上这堂历史课,可以身体力行而非止于书本。而已经长大的你,如果不曾来过,也可一睹,看过残败,方可释然。
历史这本书上的每一幕都有既定的轨道,而巴黎圣母院被吹散的这一幕也将会成为历史的一笔,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