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别光顾着变瘦变美,盆底肌康复其实更重要!

  每一位产后妈妈,都应该严肃的对待你的盆底肌。

  怀孕、生产几乎是每个女性人生必经之路,在关注怀孕分娩和母乳喂养的同时关爱妈妈的盆底、及时康复、防止后患,是明智的做法。产后检测、评估盆底肌肉损伤程度,并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是预防、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但很多宝妈却忽视了盆底肌的重要性……

  


  盆底肌,指的是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它就像一张吊网,把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牢牢吊住,以此来固定位置,维持生理机能。有位女性不清楚自己身体的状况,生完孩子之后急于减肥,刚出月子就做强度大的运动,又跑又跳,一段时间后出现尿失禁。所以我们要了解自己的盆底肌,避免类似的悲伤事件在我们身上发生!

  为什么要训练盆底肌?

  一部分女性,认为怀孕和生产其实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或者自己没有漏尿等症状,就不需要训练盆底肌。如果你对训练盆底肌的必要性还存在疑问,那么你一定要认真的看完这篇文章。因为很多妈妈,都是在生完宝宝之后不注意盆底肌的康复而导致症状加重的。

  


  盆底肌的损伤是不能自行恢复的,有些妈妈可能还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加重。所以,每一位产后妈妈,都应该严肃认真地对待你的盆底肌!

  诸多的资料表明怀孕和自然生产均是盆底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很多盆底肌损伤是在孕期就造成了,很多妈妈在孕中后期可能就出现了漏尿等症状。

  我们来看一下原因。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孕期宝宝体重的增加,盆底肌的压力越来越大,腹腔压力的重力线向盆底肌偏移(虚线是正常情况下,实线是怀孕时)。

  


  子宫重量日益增加,使盆底肌肉处在持续受压中。在十月怀胎过程当中,盆底肌在持续不断增加的受压过程中而逐渐松弛、变薄甚至会发生萎缩。

  对于一些经阴道分娩尤其是难产可能会不同程度地损伤肛提肌、会阴神经或者筋膜,且损伤的程度会随着阴道分娩的次数增加而增加。

  盆底肌的比较好恢复时机?

  国内外大量研究数据显示,至少有三成以上的妇女产后会发生盆底肌松弛的症状,如果不及时进行康复治疗便会给往后生活带来许多问题,那么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比较好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产后6个月内是盆底肌恢复的“黄金时间”,越早恢复,效果便越好。若不做任何恢复,随着年龄增大,激素水平下降,肌肉变得松弛,症状会越来越严重。到了中老年后,很可能会出现轻中度压力性痉挛或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有的甚至发展到子宫脱垂。

  


  无论你出现以上一种现象还是多种, 只要出现了,说明您的盆底肌已经出现松弛了。 即使您个人觉得盆底肌恢复良好,但出现盆底功能性障碍,影响生活质量的后遗症可能要到几十年后才反映出来,所以为了防范于未然,产后也应尽早接受盆底肌修复。

  盆底肌修复如何进行?

  1、改善阴道不同程度的松弛:每天早晚二次反复200次以上,做缩肛运动。平时生活中都可以进行,不在于次数的多少,有时间就可以进行上述锻练。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盆底肌的张力就会大大改善,阴道周围肌肉也就变得丰实、有力,阴道松驰症状有所改善。

  2、屏住小便:在小便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屏住小便几秒钟,中断排尿,稍停后再继续排尿。如此反复,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练后,可以提高阴道周围肌肉的张力,阴道就变窄了。

  3、 收缩运动:仰卧,放松身体,收缩阴道,夹紧阴道,持续几秒钟,后放松,反复重复几次。时间可以逐渐延长,加强盆底肌的肌力。

  4、用仪器与进口药物,激活阴道平滑肌细胞活性,促进阴道产伤修复,恢复平滑肌弹性,紧致阴道内壁,帮助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