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的误区,99%的人都犯过

  


  很多宝妈在生下宝宝之后

  都不可避免的会经历一场

  月子习俗的洗礼

  包括一些旧习俗和滋补的偏方

  然而……

  很多人对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误解

  使宝妈们在产后调养的路上

  走很多弯路

  


  下列10种错误,你可要当心了

  


  1

  产后42天不去检查

  经过42天的产褥期休息和调养,一般产后宝妈会感到自己的身体基本上恢复了,但究竟自己的身体恢复得如何,婴儿是否正常,还必须经过产后检查才能确知。

  


  所以,产后6-8周应到进行一次全面的产后检查,如果不去做检查,就不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早进行处理,容易延误治疗或遗留病症。

  2

  饮食单一

  许多地方都有让产妇忌口的习惯,诸如牛羊肉、鱼虾类和其它腥膻之物都不准吃。

  


  产后需要充足而丰富的营养素,主副食都应多样化,仅吃一二样不能满足产妇身体的需要,也不利于乳腺的分泌。不仅影响宝妈的身体康复,还会影响宝贝的生长发育。

  营养缺失,会损害宝贝的神经系统和心脏,导致消化不良、睡眠不稳、哭闹不停等。

  3

  产后不通风

  不少人都以为产妇怕风,认为风是“产后风”(指产褥热)的祸首。因而将房舍门窗紧闭,床头挂帘,产妇则裹头扎腿,严防风袭,自然界的风何罪之有?

  


  其实,产褥热的原因乃是藏在产妇生殖器官里的致病菌,多源于消毒不严格的产前检查,或产妇不注意产褥卫生等。

  实际上,如果室内卫生环境差、空气混浊,易使产妇、婴儿患呼吸道感染;夏日里门窗紧闭、裹头扎腿,还会引起产妇中暑,实不可取。

  4

  只喝汤不吃肉

  产褥后应该常喝些鸡汤、排骨汤、鱼汤和猪蹄汤,以利于泌乳,但同时也要吃肉。

  5

  每天大量吃鸡蛋

  鸡蛋营养丰富也容易消化,适合产妇食用,但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有许多产妇一天吃一二十个,不但吸收不了,还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也不利于乳汁分泌。

  


  一般来讲,月子里每天吃2-3个鸡蛋即可,营养足够,又能吸收,再吃些其他食物,营养就更完整了。

  6

  关于刷牙

  多产妇在月子里不刷牙,这也是不对的。其实,产妇要比一般人应注意口腔卫生。因产妇进餐次数多,食物残渣存留在牙齿表面和牙缝里的机会增多,而口腔感染还是产褥感染的来源之一。

  


  因此,产后应该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每次进餐后都要漱口(水可选择温水)。

  7

  菜里需要少放盐

  不少地方不让产妇吃盐,菜里一点盐也不放,这也是不对的。由于产后出汗多,乳腺分泌旺盛,产妇体内容易缺水和钠盐;因此,产后不应少吃盐,但也不宜吃盐过多。

  如果不吃盐只会加重身体脱水,不利于体力尽快恢复。因此,应该在菜里适量加盐。

  8

  过早食用催乳汤

  虽然能理解产后妈妈急于想让宝宝喝上母乳的心情,但并不意味着妈妈就要早早喝催乳汤。

  


  过早食用催乳汤或其他下奶食物,乳汁下得又快又多,新生儿却吃不了那么多,容易造成浪费,还会使产妇乳管堵塞而出现乳房胀痛。另外,催乳汤水一般比较油腻不容易消化,刚生完宝宝,产妇身子虚弱,太过油腻的食物会增加肠胃负担,反而不利于产后恢复。

  一般来说,顺产的妈妈可以在产后第3天喝催乳汤,剖腹产妈妈则要在7天后饮用,不过,这也要根据个人体质而定:如果妈妈身体健壮,乳汁分泌较多,可以适当推迟饮用的时间,减少饮用量;如果妈妈身体较差,乳汁分泌少,可以适当提前饮用催乳汤。

  9

  


  过早穿塑身内衣

  穿着紧身的塑身内衣会影响身体的卫生,不利于产后恢复,特别是剖腹产者。建议好在产后1个月开始穿着,不过,哺乳的宝妈还是应坚持使用哺乳文胸。

  10

  月子尽量不活动

  不少人以为产妇体质虚弱更需补养,就让其长期静卧,饭菜都端到床上吃,这种做法弊多利少。因产后较长时间不起床活动,容易使本来就处于高凝状态下的产妇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同时,产后盆腔底部的肌肉组织缺乏锻炼,会托不住子宫、直肠和膀胱,容易引起子宫脱垂、直肠或膀胱膨出。产后及早下床活动不仅有利于下肢血流增快和恶露排出,也能使腹部肌肉得到锻炼,早日恢复原来的收缩力,从而保护了子宫、直肠和膀胱等器官。一般来说,产后24小时就可在床上靠着坐起来,第三天便可下床行走。

  


  —END—

  刚生完孩子,产妇的身体是非常虚弱的,因此刚出产房的那天需要好好休息,除了正常的洗漱和解大小便外,不要有太多的劳作量。

  


  宝爸应该加倍关心爱护宝妈,拿出较多的时间陪伴在妻子身旁。家人也可以主动帮助宝妈照料小宝宝,让宝妈有愉悦的心情调养身子和稳定情绪,让她感受家人的盎然“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