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骨盆修复,有必要做吗

  “笑尿了”,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

  只是一种夸张的情绪表达。

  但对于很多孕妈和产后妈妈而言

  也许是一种真实写照!

  咳嗽、大笑,或者剧烈活动

  都会引起漏尿的情况,

  这种尴尬对于宝妈们来说实在难以言表

  


  总是hold不住自己的膀胱,怕咳嗽,减肥好久依然是"小腹婆”,连性福指数也在直降……新妈妈的你,可能还没意识到这些都可能是产后骨盆松弛带来的恶果。没错,大约四成以上的新妈妈产后都曾遭遇过骨盆松弛的烦恼。

  据统计我国大约会有45%已婚育的女性,在生产过后,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其中,尿失禁是发病率高和为普遍的症状。

  产后骨盆松弛的原因

  在怀孕期间,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妈妈的骨盆也在慢慢的发生着变化。怀孕4周后,身体开始分泌可以使韧带松弛的荷尔蒙,使得关节部分变得柔软,分娩的时候因为这些物质的作用,骨盆变得松弛,让分娩变得容易。

  


  这就解释了很多妈妈所说的孕期腰痛,腿根部疼痛的问题。在经历分娩后,产科常见的病就是产后骨盆损伤以及耻骨分离。

  骨盆松弛会造成哪些问题?

  ➤ 盆底肌松弛

  孕期盆底肌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本来就很松驰,如果这时承托盆底肌的骨盆没有闭合,势必造成盆底肌更加松驰。

  它像网兜一样托住我们盆腔里的子宫、卵巢、附件、阴道、膀胱、直肠等脏器,盆底肌松驰,势必会造成阴道松驰、下垂、子宫下垂、膀胱括约肌松驰,这也就是好多妈妈产后容易漏尿、夹不住尿的原因。

  即使过几个月不漏了,到四十多岁的时候还是会在大笑、咳嗽时漏尿,厉害的还有尿失禁的,这都是产后没有做骨盆修复的原因。

  ➤ 引发妇科疾病

  骨盆没闭合,很容易再次受凉,侵入湿寒,引起妇科炎症反复发作,如阴道炎、盆腔炎(盆腔容易变大,细菌更容易繁殖)盆腔积液等,这也就是为什么女人在生产后很容易得妇科炎症,反反复复,治愈不了的根本原因。

  ➤ 影响性生活

  骨盆没收紧,就会造成阴道松弛,降低性生活的敏感度,严重影响到到家庭夫妻性生活和谐。

  ➤ 引起错位

  骨盆位于我们人体的正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耻骨联合不闭合,在张开的状态下,很容易引起错位(很多的不良姿势,如翘二郎腿、扭腰等),稍稍错位就会引起腰疼、腿疼,严重的长期错位,还会引起脊柱侧弯,还有的妈妈产后几年内一直容易崴脚。

  


  还有骨盆变宽造成屁股塌陷,小腹突出,子宫归不了位,内脏也归不了位。

  骨盆变形的7个信号

  1.腰痛,尤其是站立和身体前倾时即出现

  2.耻骨疼痛、臀部疼痛。

  3.腰腹部赘肉滋生,身材走样。

  4.四肢浮肿严重,出现“发胖”状。

  5.腰部以下两边有不对称情况。

  6.腰部后方下面两侧非常厚硬, 两边的腰是否一前一后,或一高一低。

  7.测量膝盖到地板的距离,右侧高于左侧表示右侧骨盆朝右上歪斜,反之则朝左上歪。

  骨盆如何修复

  目前,国内骨盆修复的方法主要有推拿按摩,修复体操,仪器,骨盆矫正带等。另外在生活中,宝妈们要做到:

  1:管理好体重,因为过度肥胖将增加骨盆底负担与产后恢复的困难。

  2:多做盆底肌肉运动提肛运动、凯格尔运动等,这是帮助骨盆恢复的比较好方式。

  3:多吃补钙补肾食物平时多吃虾、牡蛎等富含钙的食物,同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钙、补肝肾的滋补品。

  4:减少上下楼梯及走斜坡路的活动。需要走路时一定注意放慢速度,步子也不可迈得太大,避免加重损伤。使用双手提东西,避免身体受力不均。

  5:保持正确坐姿平时尽量腰部挺直,膝盖自然弯曲,保持双脚着地,因为这是保持盆骨正常位置的好习惯。

  6:少穿高跟鞋因为高跟鞋会给踝骨和膝盖增加负担,使腿和骨盆的肌肉容易疲劳。

  7:不跷二郎腿这个动作会使骨盆和髋关节由于长期受压,容易酸疼,时间长了骨盆在不知不觉中就歪斜了,可能出现骨骼病变或肌肉劳损。

  8:床垫软硬适度,太软或者太硬的床对人体较重的骨盆部位则会产生压迫,这两种状况都会引起骨盆歪斜。在仰卧时身体曲线与床垫可以完全嵌合,由头面部、胸廓、骨盆一起为人体脊柱提供水平支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