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通常会在4~7个月之间开始长牙,牙齿的萌出让家长感到喜悦,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小麻烦:出牙带来的不适可能会让宝宝变得容易烦躁,哭闹不止。
人的一生会有两副牙齿,即乳牙(20个)和恒牙(32个),出生的时候颌骨中已经有骨化的乳牙牙孢,但是没有萌出,一般出生后4~6个月乳牙开始萌出,有的孩子会到10个月,这都是正常的,12个月还没有出牙视为异常,晚宝宝两岁半的时候20颗乳牙会出齐。
一般两岁内计算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去4或6,但乳牙萌出的时间会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出牙为宝宝正常的生理现象,这个时候有的宝宝会有低热、烦躁、流口水增多等等情况,这些都是正常的。
家长要注意不要和其它疾病引起的发热烦躁混淆了,宝宝出牙基本上会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是下颌早于上颌,由前往后的原则,先萌出的一般是下牙的门齿,它的名字是下中切牙,然后是上中切牙,以后挨着中间的门齿会左右长出一颗颗稚嫩的小牙。
20个乳牙宝宝的萌出是有顺序的,虽然不一定一成不变,但是也可以作为参照的依据,原则上是左右对称,其中上下颚的第一臼齿,和上下颚犬齿的萌牙时间则约略相当。
宝宝的牙龈出现肿胀和疼痛怎么做?
“用手指轻轻揉搓或按摩牙龈
给孩子一个出牙咬环,或者准备干净、潮湿、凉爽的毛巾供他咀嚼。
将出牙咬环或毛巾放入冰箱冷藏一段时间,确保它是凉爽的——但不能像冰块一样寒冷。
”
如果物体太冷,可能会伤害牙龈和你的孩子。凉意可以使传递痛觉的神经变得迟钝一些,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儿科医生哈里?谢丽尔?萨克斯博士表示:“清凉的物体就像轻微的局部麻醉,对幼儿来说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很好的抚慰作用。”在使用咬环或毛巾时,家长要在一旁照看孩子,以防引发窒息。
小乳牙的大误区
平躺喝奶
如果让孩子拿着奶瓶平躺喝奶,宝宝在喝奶的过程中下颌必然要前伸才能叼住奶嘴,如果这样养成习惯,就会造成整个下颌突出,下牙畸形。如果家长经常让宝宝含着奶嘴睡觉,牙齿被浸泡在奶液中,会使口腔内腐蚀牙体的细菌大量繁殖,久而久之造成龋齿。
吮手指头
大概每个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吮手指,如果他只是把手指放进嘴里,然后让它在那儿“休息”,这通常不会带来明显的损害,到了三岁以后,就需要让孩子改掉这个毛病,因为这容易造成牙齿明显错合畸形,上下牙不能正常咬合,甚至会造成整个上下颌的前凸。
用一侧咀嚼
如果嚼东西时候老用一侧牙齿,日久天长之后,就会造成整个面形的偏歪,这对整个面形影响是非常大的。不喂硬质食物。
很多妈妈为了保护宝宝的乳牙,孩子到了一岁多了,妈妈还是会把菜剁得碎碎的,煮的烂烂的,这是非常不可取的烹饪方法,在宝宝乳牙刚萌出的时候,就应该逐渐给宝宝添加辅食,这样可以锻炼咀嚼功能,刺激牙齿萌出。
当大多数乳牙萌出以后,还可逐渐给宝宝添加饼干、瘦肉、豆制品、苹果、黄瓜、果丹皮等较硬韧而耐咀嚼的食物,进一步促进牙齿与颌骨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