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学3

  小儿推拿学3?小儿推拿穴位:

  * 穴位定义:穴位,也称腧穴,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疾病的反应点,也是治疗的刺激点。

  * 定位方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手指同身寸法;体表形态标志法;简便取穴法。

  * 小儿推拿穴位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经验穴、阿是穴、推拿特定穴。

  小儿推拿穴位特点:

  * 形态——点状、线状、面状。

  * 分布——大多数在头面和四肢(特别双手)。

  * 联系——散在的,没有经络样的联系。

  * 理论——初步的、朴素的、部分的,尚未连贯成系统。(直接来源于实践)。

  小儿推拿名称:

  * 五脏六腑—心经、大肠、膀胱等。

  * 人体部位—五指节、腹、脊等。

  * 作用功能—端正、精宁等。

  * 五行学说—脾土、肝木等。

  * 山谷河流—山根、洪池等。

  * 建筑物体—天庭、三关等。

  * 动物名称—老龙、龟尾等。

  * 哲学名词—阴阳、八卦等。

  五经穴:

  * 位置:五指末节罗纹面

  * 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 脾土 肝木 心火 肺金 肾水

  * 手法:旋推为补,直推向指根方向为清。次数:100到500次。

  * 作用 :脾常不足,宜补不宜清。肝为将军,只清不补。心多有余,宜清不宜补。肺为娇脏,可清可补。肾无实证,只补不清。

  腑之穴:

  * 位置:胃-拇指桡侧二指节。大肠-食指桡侧。小肠-小指尺侧。膀胱-第五掌骨和指骨的尺侧。胆和三焦无特定部位。

  * 手法:上推为补,下推为泻,来回推为调,平补平泻,保健用调法。

  * 作用:大肠虚寒:用补法。大肠湿热:用泻法(30min有效)。小肠:泻法,代清下焦湿热。胃:清法,食滞中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