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AI换脸技术:别让家人掉入骗局!
近日
话题#AI诈骗
正在全国爆发#
冲上各大平台
在人工智能发展迅猛的今天
有人用AI写作、写代码
有人用AI模仿歌手唱歌
但是你可能想不到
诈骗团伙也紧跟潮流
用上了AI换脸技术
真实案例
近日,包头警方发布一起使用智能AI技术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件,确认过长相声音,一家科技公司的法人代表仍然10分钟内被骗430万元。
划重点:“骗子”通过AI技术“易容”(声音、样貌,视频多角度,)成当事人熟悉的人,实施了诈骗。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在AI技术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AI技术的发展,身边大概率会出现越来越多以AI技术为基础的违法犯罪,不仅仅是直播带货、唱歌,还有可能蔓延到众多行业之中。
但是
科技要因此停止发展吗?
当然不是
真正需要规范的
是科学技术的使用方式
目前,很多短视频平台已将AI换脸的行为明令禁止了,一旦触犯,主播将会直接遭到平台的处罚。
下一步,在出现了AI歌手、AI换脸技术后,相关的监管部门也会进行一定监管,出台相应的规范文件,禁止AI技术运用到违法行为上。
如
何
防
范
AI换脸骗局?
了解骗子常用手段!!!
第一种:声音合成
骗子通过骚扰电话录音等来提取某人声音,获取素材后进行声音合成,从而可以用伪造的声音骗过对方。
第二种:AI换脸
可以伪装成任何人,再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信息确认,防不胜防!
第三种:转发微信语音
尽管微信没有语音转发功能,但他们通过提取语音文件或安装非官方版本(插件),实现语音转发。
第四种:通过AI技术筛选受骗人群
通过大数据知道你需要什么,然后你就成为了他们潜在的目标。
运用AI技术,再加上套路和剧本的演绎,这样的诈骗手段,你能hold住吗?
如何防范
01、多重验证,确认身份
电话、视频等方式确认对方是否是本人
若转账,也建议大家最好向对方的银行账户转账,避免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转账。
02、保护信息,避免诱惑
不管是在互联网上还是社交软件上,尽量避免过多地暴露自己的信息。
对于不明平台发来的广告、中奖、交友等链接提高警惕,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
03、相互提示,共同预防
做好家人的宣传防范工作。
提醒家人在接到电话、短信时,要放下电话,再次拨打家人电话确认,不要贸然转账。
04、拒绝诱惑,提高警惕
要学会拒绝诱惑,提高警惕。
避免占便宜心理,警惕陌生人无端“献殷勤”。
总之
希望大家能够警醒
不要上当受骗!